大學畢業生的首份工作應該是去初創企業,聽上去很有道理,但不敢茍同,即使僅僅因為大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去一家財富500強的公司。如果沒有在企業環境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創辦和運營一家公司會更加困難。
今天想在那里工作嗎?不。但很高興曾經在那里工作過嗎?當然,如果你希望有一天能自己創業,以下是先在大公司打工的重要原因:1.企業家有時候是瘋狂的—而且不是以一種好的方式。對于每一位充滿激情和夢想的企業家,確定一種未滿足的需求,開發在其他方面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員工的潛在技能和專業知識以創辦一家繁榮的公司,像看重盈利那樣看重人才……有數以百計的小企業由瘋子一樣的人運營著。當然,許多初創企業由可靠的實業家運營,但是我遇到過很多企業家,利用他們的公司服務于他們的自我放縱、自戀、“以我優先”的需求。為他們工作,你可能永遠都不會認識到有更好的途徑。
2.培訓不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大部分創業企業資源有限,需要員工竭盡全力地拓展業務。此外,獲得新技能的責任也肯定在員工身上。擁有多種職能和部門的大型公司提供獲取新技能的大量機會;越是專注的初創公司,你越不可能學會額外的專長。
3.導師無處不在。在初創企業中,創始人通常是唯一的導師。如果創始人人品很好,你就賺到了,但如果她是位很糟糕的導師會怎樣?在大企業中找到一位對你有幫助的導師的幾率要大很多。此外,初創企業的人會有時間幫助你嗎?
4.制約和平衡有限的極端行為。如果初創企業的創始人損害你的利益,你會給誰打電話?你母親?大公司期望并強制職業行為,教授你如何在任何商業環境中引導自己。
5.“我的方式”往往會走上高速路。我并不熱衷于數千頁的政策手冊,但優秀的規程和指導方針有利于保護員工。晉升、懲戒、雇傭和解雇—你不太可能感覺自己痛苦于大型企業中易變的創始人一時性起的員工關系,因為即使最有力的領導者仍然必須服從更大的體制。而且你學會如何公平地對待員工,這是小企業主的首要責任。
6.預期的訓練和后續培訓。許多企業家開始很輝煌,但最后糟糕至極。無論你進入哪個領域,堅持就是一切。雖然我和你一樣不喜歡根特圖表和項目,但學會以一種結構化和有組織的方式解決問題和完成項目是無價的。
7.大型企業分配各種項目。公司越大,行動方案就越多—你去領導一個項目的機會就越多。想法很重要,但執行關系重大。當在創業的鋼絲上保持平衡時,著手去實踐執行科學的企業家在下面有個保護網時表現得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