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成功,但現(xiàn)實總是差強人意,許多人在經(jīng)歷一次次失敗之后,就對成功產(chǎn)生畏懼感,隨之,成功也就擦肩而過。
記得我在大學(xué)期間,上公共選修課“社會學(xué)”,一上課,老師一改往日的教學(xué)風(fēng)格,讓我們做一道選擇題,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至少成功一次的概率是多少?備選答案有4個:5%,10%,33%,63%,經(jīng)過十幾分鐘激烈的討論,大部分人選擇了5%,少數(shù)人選了10%,極個別人選了33%,但對于63%卻無人問津。老師沒有做任何的評價,沉默片刻后,微笑著公布了正確答案:如果成功率是1%,那么失敗率就是99%。按照反復(fù)嘗試100次計算,失敗率就是99%的100次方,約等于37%,那么成功率應(yīng)該是100%減去37%,即63%。
全場嘩然,幾乎震驚,老師用他的樂觀和睿智鼓舞了我們,讓我們知道一件事倘若反復(fù)嘗試,他的成功率竟然能從1%上升到63%,原來成功取決于一個人的態(tài)度。在參加工作之后,看到樓層專柜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更加深了我對成功的認識。
一天下午,有個顧客氣沖沖的來到了美寶蓮專柜,說是用了美寶蓮的粉底液沒幾天,臉周就出現(xiàn)了一圈紅色的小疙瘩,強烈要求該專柜賠償,并表示要退了這瓶粉底液,見到這種情況,員工并沒有和顧客爭辯到底是誰的責(zé)任,而是為了顧客著想,勸說顧客先把臉上的粉底液給卸掉,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誰知顧客說是要保留證據(jù),堅決不可卸妝,并揚言不僅要求退款,還要專柜承擔(dān)相應(yīng)的醫(yī)療費。面對顧客的吵鬧,員工并沒有回擊,而是接著勸說顧客先把妝給卸下來,并細心勸說顧客,說如果真是化妝品的問題,一定得卸妝,這樣,才不會造成進一步的傷害,并保證如果是產(chǎn)品的問題就一定會負責(zé)到底;這一說,讓顧客氣憤的心情平復(fù)不少,決定接受員工的卸妝。得到這一機會,員工邊卸妝邊給顧客介紹這款粉底液的主要成分,并說明這些成分均是天然有機成分,在出廠檢驗的時候沒有一例過敏現(xiàn)象發(fā)生,并仔細詢問顧客是否接觸過平時未接觸的東西,在顧客說的過程中,員工了解到顧客中午食用過海鮮,等卸完妝,員工告知顧客,公司有規(guī)定,化妝品過敏的必須去醫(yī)院進行檢測,拿到檢查報告才可以進行貨品退付。沒想到這一說,又把顧客給惹火了,氣憤的說來這就是為了退一瓶粉底液,沒想到還要這么麻煩,堅決不肯去,并要求員工馬上退錢。這時,員工頂住壓力,提出為顧客著想,身體要緊,與其在這爭辯,還不如抓緊時間去醫(yī)院進行過敏檢查,并提出愿意陪同顧客前往,一切費用由專柜承擔(dān),看到員工誠懇的態(tài)度,顧客決定跟著員工去進行過敏檢查。檢查結(jié)果出來了,顧客是海鮮過敏,跟使用化妝品無任何關(guān)系。顧客對剛才的所作所為表示了歉意,并歸還給員工過敏檢查的費用。說到這,大家也許想,經(jīng)過一番周折,這個員工成功的解決了一個客訴問題,可這還不算完,在為顧客卸妝的過程中,員工了解到顧客的膚質(zhì),積極為顧客推銷本專柜的護膚品,此后,這個顧客就成為了美寶蓮專柜的忠實顧客,更成功的是,這位顧客只認這個員工,并且和員工成為了好朋友,偶爾逛完超市,就把東西存放在該專柜再逛商場。
通過一系列的努力,這位員工在解決這次客訴過程中取得了成功,試想,從一開始員工就妥協(xié),為顧客辦理退換貨手續(xù),那不僅無法挽回品牌形象,也會失去忠實顧客。由此可見,成功離我們并不遙遠,而失敗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了就不愿意更加努力。有的時候,人們因為害怕體驗失敗的痛苦而放棄追求成功的喜悅,久而久之,就學(xué)會了為失敗找借口,而不是為成功找原因。讓我們學(xué)會在面對問題時保持頭腦清醒,努力為成功找方法,久而久之你會發(fā)現(xiàn),成功,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