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6:40我和家電的同仁們向臨城拓展訓練場出發,夜還沒有消散,街道上奚落的人還睡眼朦朧,我們身體里卻凝聚著一種蓄勢待發的力量。雖然只有一日的時間,卻使我懂得了團隊的真正含義,懂得了什么是團隊,什么是溝通,什么是協作,那天我們都把“家文化”的精髓發揮到淋漓盡致。這是一段震憾心靈的歷程,是對大家心靈的磨練,使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升華。它使我們重新認識和體驗了團隊精神的力量,也激發了我們個人的潛能,使它得到了充分的釋放,增強了挑戰自我的勇氣和信心。
拓展中最讓我為之震動的是“畢業墻”,寬闊的場地上90度垂立著一面堅固又冰冷的鐵墻面。足足有三米之高,墻面平整沒有任何凹凸物,我們的任務是20分鐘內,在不借助任何的外力的的條件下40名成員全部成功翻越。聽到這些要求,所有人眉頭緊鎖,心情異常忐忑,對于我們這些從未有過任何訓練的普通人而言,這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古語: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蜀道再難亦有石階可攀,可這面墻體平整堅固的連條裂縫都不曾有過,覺得只有天人才能完成。“不可能”“過不去”“不行”。。。空氣中沖蝕著抱怨,氣餒與妥協的情緒,在大家面面相覷之時,教官講出了攀越的方法 ——_人梯。人梯即是梯,梯子就要被踩踏,也就是意味著將被40人踩踏,無論成功與否,這對被踩踏的人都是一種身體折磨,我開始覺得這不是一場磨礪,更像是一個殘酷的刑場。
當我內心還在掙扎的時候,已經有兩名男隊員站立著趴在墻上,在他們中間還有一個單膝跪地的男隊員,第一層人梯搭建完成,因為震驚充噬雙眸,看到他們我竟有些無語凝噎,他們是怎樣的想法能心甘情愿被人踩踏,“奉獻”這個詞都不足以表達他們現在的舉動,我被簇擁著擠上前,雙手高舉,用于保護下位攀爬的隊員,有位健碩的男隊員踩上人梯,卻也不能碰觸到頂部,其余男士聚集起來,雙手合力將其托舉,一蹴而起,第一位隊員迅速翻越成功登頂,他的成功帶給我們莫大的希望與鼓勵,一鼓作氣,用下舉上拉的方式幾位男隊員接連成功登頂,只有2位男隊員留下只為可以和人梯相互輪換,之后就是逐一翻過,可這并不容易,女隊員雖說身體較輕,但是運動機能很差,幾乎所有女隊員都是靠著男隊員的拖拽才能完成,每一次的拖拽都會耗費很大的體力,現在已是接近深秋,風中夾著寒意,可每個男隊員都是卷起了袖管,大汗淋漓。女隊員使勁舉著雙手,一刻也不曾放下,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為這個團隊做些什么,只有這樣才能為男隊友分擔些什么,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護我們家人的安全。
大家一一成功翻越,最后只有一位做人梯的男隊員還留在下面,就意味著沒有任何人可以拖他一下,最后一位隊員的翻越成了一個大難題,可是這個時候,每一個男隊員都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我們的英雄總是會在最難得時候挺身而出,只見一位個子較高的男隊友倒掛下來,用“生死扣”挽住留在地面的隊友,用力將其拽起,之后眾人合力將其拉回,最后一位隊友成功登頂,所有人呼呼雀躍著,忘記了傷,忘記了痛,更忘記我們經歷的一切困難,成功的吶喊聲似乎沖破云霄,山間回蕩著成功的喜悅,那一刻,非我們莫屬。
什么是團隊?團隊就是用“生死扣”緊緊相連的人;什么是團隊?團隊就是用雙肩雙手將你托起的人;什么是團隊?團隊就是舉起雙手保護你的人;什么是團隊?團隊就是家人。
教官舉起秒表問:“想知道你們用了多長時間嗎?”時間,我們對時間已經沒有概念,只覺得那時無比漫長,突然教官喊道“你們只用了11秒54”,所有人震驚,似乎有那么一瞬間這個世界安靜了,更有那么一瞬間只停留在了11秒54,原本這對于我們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現在我們不僅僅是完成,還有超越,我們感受到了超越自己的力量,感覺到了超越夢想的力量,更感覺到了愛的力量,
翻越“畢業墻”就是人生的縮影,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一個個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堆積起來的,可我們慶幸的是:人生中總會出現拉我們一把的人,托舉我們的人,和愿意保護我們的人,更值得慶幸的是:他們現在就在我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