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技術革命發生之后,結構復雜龐大的蒸汽機與機械傳動機構被汽輪機、發電機與電動機所取代,從而使得動力機械和工作機器在結構、動力傳遞等方面發生了一場新的革命。20世紀下半葉以來,以微電子、半導體、集成電路為標志的現代電子技術革命,更使機器的整體結構與控制部分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首先是程序控制機床與自動生產線,接著是生產過程采用電腦控制的柔性自動生產線與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智能化機器人的出現以及機電一體化產品所形成的智能化的機器體系,實現了用機器(計算機)代替人對機器的操縱與控制,計算機進入到生產、生活和社會的管理領域,解放和拓展了人類的體力和腦力
各種家用電器的發明與普及,辦公自動化和彈性工時制的實現等,不但使人類擺脫了繁重的體力勞動,甚至一部分腦力勞動也已經被機器所替代,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勞動時間,使人類有更多的自由從事學習、創造與休息,引發社會生產力新的革命,推動了人類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結構的變更,促進了人類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