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經營的品牌多,廠家為了提高競爭力,往往在柜臺、背柜使用一段時間后,就開始更換,而更換下來的廢棄物,因為無法使用,時間久了慢慢被人淡忘,但是有一個人很操心,每有新換下來的廢料,他總是在廢料堆里挑挑揀揀,還不時拿起廢板材比劃著什么,有次路過和他搭訕,“老張,你找啥寶貝呢!”“這么好的東西,丟了真是可惜。”他就是廣場店物業員張明寬。
老張是天津人,說話嗓門洪亮,語速也快,交談時不乏詼諧幽默,聊到興頭上不時發出哈哈的大笑聲,這是一個豪爽豁達的漢子,性情也隨和,伙伴們都愿意和他聊天。別看他說話快,干活也麻利,有事找他,說剛看見在二層干活呢,上了樓他都在四層忙活了。
去年八九月份,有些顧客反映,上洗手間時因為沒有放置物品的地方,不時發生掉落手機等物品的情況,找到物業員去幫忙撈出來,反映的多了,這個問題就要徹底解決,怎么辦,不能增加支出,還要解決問題,大家湊到一起想辦法,各抒己見,“加裝物品盒,自己動手做。”“樓層淘汰的背柜板材厚,漆面也好,做成盒子既美觀又耐用。”老張說了自己的想法,事情定下來了,量準尺寸,下好料,細心的粘成木盒,一批精致美觀的物品盒陸續裝到各樓層的洗手間,無放置物品盒的難題迎刃而解。這件事雖小,但是急顧客之所急,向顧客之所想,小盒子透出了大關愛。后來我問他:“要是盒子破損了,怎么更換?”他笑著說:“我利用下班時間,再多做些,到時候也方便更換。”他陸續趕制了20多個備用品,基本解決了后期的更換問題。
他去三樓售后服務處干活,工作間隙看到服務處的方凳凳面破損嚴重,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下班回家的路上,他買好白乳膠,一到單位,就跑到服務處鼓搗這些方凳,把破損處清理好,一一粘貼,再進行加固,使方凳可以繼續使用,延長了使用壽命,節省了更換費用。
冬季,庫存羽絨服比較多,六樓倉庫的貨架顯得不夠用,員工反映搬貨時上下不方便,得知這一情況后,他積極搜集材料,把樓層廢棄不用的管材集中起來,挑出能使用的,合理利用,重新下料,改制成一批貨架,既讓廢棄料得到更好地利用,省了購置資金,又為樓層解決了實際的困難。
一件件的小事,折射出他工作時的細心,對這個家細微處的操心。我們需要技藝精湛的能手,還需要更多勤儉持家的巧手,事無巨細,從點滴做起,這也正是“四比”活動的核心內容;把企業當做家,對家務事操起心,操到心,把對家的熱愛付諸到工作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中去,這就是我們努力踐行“家文化”理念的行為準則。